首 页  >>  新闻动态 >> 最新动态 >> 慈、悲、喜、舍 ,人生必备的四种心境

慈、悲、喜、舍 ,人生必备的四种心境

长久以来,很多佛教弟子修行佛法的第一课就是学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然而修行多年,却鲜有人能够真正做到这四个字。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佛教精神,今天就让我们来仔细解读“慈、悲、喜、舍”。

道生长老书写的  《慈悲喜舍》


什么是慈、悲、喜、舍:

慈、悲、喜、舍在经典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四梵住或四梵行(梵文为catvāri brahmavihārāḥ,巴利语为cattāri brahmavihārā),意思是修行与实践慈、悲、喜、舍这四种心境。其实从古老的历史来源来看,四梵住并非起源于佛教,而是来源于古印度的婆罗门教。不过佛教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念,佛教中将这四种心境扩展至无量无边,因而也把慈、悲、喜、舍称为四无量心或四无量观。

慈、悲、喜、舍的内涵:

佛陀教导弟子以慈、悲、喜、舍这四种心态来修行,结合七觉支的修行,能够让我们达到究竟涅槃。天台智顗大师认为,四无量心与四禅定相对应。悲无量心—初禅。喜无量心—二禅。慈无量心—三禅。舍无量心—四禅。

何为慈,就是对一切众生保持初心,慈悯众生,给予众生安乐。

何为悲,简单的概括就是拔苦,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脱离苦难,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尽一切努力去帮助他人解脱苦难。

何为喜,喜就是禅悦,内心平静而安乐,对一切众生的善行随喜功德。

何为舍,放弃以自我的我执,断除我见、舍弃烦恼,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经典中如何描述慈、悲、喜、舍:

《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第七中,文殊师利菩萨与维摩诘居士有如下对话: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维摩诘答:“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文殊师利再问:“何谓为喜?”维摩诘答:“有所饶益,欢喜无悔。”文殊师利最后问:“何谓为舍?”维摩诘答:“所作福祐,无所希望。”

从以上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菩萨道慈、悲、喜、舍的真正意义,菩萨为众生行一切慈,功德回向众生,饶益有情,福祐众生。

《集异门论》:“梵住云何?答:谓四无量,何等为四?谓:慈、悲、喜、舍。如世尊为吠那补梨婆罗门说:‘梵志当知!若时,我于四无量中,随为一无量故行,尔时,我为梵住而行;若时,我于四无量中,随为一无量故住,或坐、或卧,尔时,我为梵住而住,或坐、或卧。’如是,四无量中,随于一无量,亲近数习,殷重无间,勤修不舍,是名梵住。”

《杂阿含经》、《中阿含经》中对慈、悲、喜、舍进一步的深化,进而衍生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般涅盘经典》中佛言: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不仅仅是佛教四众弟子修学佛法必须要掌握的心境与态度,更是人生道路上我们必然要面对的选择,只有经历过才能懂得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中所蕴含的哲理与内涵,希望诸位能够切实践行佛陀言教,慈悲喜舍济世利人,广修菩萨道。



普陀山首座  道生长老  


  





  欢  迎  朋  友  们  来  品  茗  赏  画   !





0
点击次数:2002  发布日期:2018-09-04 21:18:05  
公司采用sunsong900高清国画扫描仪专业经营:高清字画扫描、北京宣纸打印、高清复制字画,以超低的价格,高质量的产品,在全国逐渐树立起公司的良好品牌

Copyright © 2015 北京美林印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油画书画扫描、宣纸字画打印、古代书籍、历代字画扫描欢迎前来咨询客服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501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