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动态  >>  展览信息  >>  胶 膜 是 毁 灭 书 画 的 祸 根

胶 膜 是 毁 灭 书 画 的 祸 根

中国书画装裱的目的是使作品更加美观,平展,便于保管,有益于收藏。
  现代常用的书画装裱方法分为传统手工装裱、胶膜装裱及机器浆糊装裱三种:
  传统手工装裱。使用的材料一般是优质的绫锦、宣纸、手工浆糊等,其做工讲究。修复文物和装裱较珍贵的书画都会使用这种方法和材料。
  机器浆糊装裱。除了用浆糊代替热熔胶膜作为粘合材料外,其他工艺和材料均与机器胶膜装裱相同,虽然解决了“可逆性”的难题。但是该工艺是通过高温加热烘干裱件,对画心有一定的伤害,画心的寿命会大大缩短。这种做法若是与传统装裱相比,省略了在大墙上绷紧、伸展的程序,故不适合装裱名贵书画。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浆糊装裱日后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机器胶膜装裱。大都使用装裱机器,也有手工熨烫的。这是最近几十年外国人发明的,新兴的装裱技术,其特点是装裱速度快、裱料丰富。这种装裱方法使用热熔胶膜作为粘合材料,可有效地解决跑墨问题。但其致命的缺点是热熔胶膜不具“可逆性”,装裱的书画不可以重新修复、揭裱。
   胶膜,和塑料薄膜近似,是一种石油化工产品,用这种材料充当粘合剂装裱的字画,对字画的危害是毁灭性的,几乎等于完全葬送了这些作品!
   用胶膜作粘合剂,在托心时,必须用机器加温,将胶膜融化,使之与画心粘合。这样画心在高温状态下就渗进了高温融化的液态塑料,冷却之后,画心就成了含有许多(接近一半)塑料成分的混合物。这样一来,画心与胶膜就无法再分离,不能分开了,也就无法揭裱了。
   用胶膜托过的画心,其质地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画心是生宣纸,就不会再吸墨了。传统的装裱工艺,托心之后,纸的性能不会发生变化,以后在画心上题款、补景、收拾等都是可以的,不会出现不协调的痕迹。然而,用胶膜托过的画心,不吸墨,后来再加笔墨,感觉漂浮、生硬、单薄,这样就与托心之前的笔墨融合不到一起,很不协调。
   用胶膜装裱的字画,和印刷品一样,就不能揭裱了。用胶膜装裱过的字画,和过去的年画一样,挂坏了,只能当垃圾处理。胶膜装裱的字画,没有任何保存、收藏价值。
    用传统工艺做出的裱件遇潮湿会稍微有些伸展,干燥之后又会恢复原来的大小。装镜框时正好利用这一特点,先在裱件上撒些水,然后固定到背板上,会绷得很平。使用了胶膜的裱件就没有伸缩性了,装成镜框不太平展,不甚美观。
    有人认为价值低、没有收藏价值的书画作品可以用胶膜装裱。其实不然。现在价值低,也许将来价值就高了;现在没有收藏价值,也许将来会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胶膜工艺的盲目引进和应用的极度泛滥,带给书画、收藏领域的是一场灾难,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也是无法挽回的。胶膜的发明人是毁灭书画作品的始作俑者,是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使用胶膜的装裱师们犹如洪水猛兽,正在源源不断的、大批量的吞噬着书画作品。

    如何对待胶膜装裱,书画界要形成共识。提醒装裱师,如果有良知、对书画作品负责、志愿为书画事业做贡献,请远离胶膜,远离胶膜装裱,不要再继续葬送书画作品了!

    书画家们要珍惜自己的作品,也要远离胶膜,远离胶膜装裱!
    
    收藏家们,要擦亮双眼,更需远离胶膜装裱的作品!
0
点击次数:1068  发布日期:2015-04-11 17:00:34  
公司采用sunsong900高清国画扫描仪专业经营:高清字画扫描、北京宣纸打印、高清复制字画,以超低的价格,高质量的产品,在全国逐渐树立起公司的良好品牌

Copyright © 2015 北京美林印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油画书画扫描、宣纸字画打印、古代书籍、历代字画扫描欢迎前来咨询客服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501206号